一、目标定位
我们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,他们将在学科领域掌握深厚理论与深入专业知识,具备独立科研能力,并能在专业上有所创新。招生规模为2021年总计160个名额,涵盖全日制普通生和硕博连读生,包括非定向和定向就业(后者仅限于专业学位博士),其中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占40个。选拔过程将通过“申请审核制”或硕博连读机制,择优录取,学术型博士与硕博连读录取比例大致为3:1,且定向生不适用于学术型博士。
二、报考资格
申请人需满足以下条件:中国国籍,拥护党的领导,服务现代化建设,遵纪守法,品行优良;硕士学位获得者或应届毕业生(需在入学前获取学位);身体健康,符合我校健康标准;年龄限制根据不同类别有所不同;需有两位相关领域教授的推荐信,导师不可为推荐人;硕士毕业生需满足特定学术背景或发表高水平论文;教育博士需有五年以上教育工作经验和显著成就;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要求具备人文素养和扎实的文化基础,以及相关领域全职经验。
三、报考步骤
报名阶段,考生需在指定时间(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)通过我校博士生报名系统进行在线登记,确保信息准确无误。硕博连读考生还需额外提交硕博连读申请及相关材料。申请材料应在规定时间内寄至指定地址,逾期不接受。所有申请材料包括成绩单、推荐信、学历证明、体检报告等,具体要求由各学院细化。
四、就业类别
非定向博士生需将人事档案、组织关系及工资关系转至我校,全身心投入学习,毕业时根据双向选择原则就业。定向就业的教育专业学位博士则不转移这些关系,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安排。
五、申请流程
考生需按照指示进行网上报名、提交纸质申请材料,并确保所有材料齐全。请使用可靠的快递方式,否则后果自负。校内硕博连读生需先经学院审批再提交研究生院审核。所需文件包括报名表、推荐信、成绩单、学历证明、体检报告等,以及个人科研设想和英语成绩证明等附加材料。
一、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,他们将在本学科领域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,具备独立科研能力,并能在各自专业上创造创新成果,成为高级专门人才。
我校2021年的招生计划为全日制普通考生和硕博连读生共计160名,包含非定向和定向就业(仅限专业学位博士),其中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生占40个名额。选拔过程会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进行动态调整,最终招生人数依据教育部的正式指令。所有考生通过“申请审核制”或硕博连读方式选拔,择优录取,学术型博士“申请审核制”与硕博连读录取的比例大约为3:1,定向生不纳入学术型博士招生范围。
报考基本条件包括:中国国籍,拥护党的领导,遵守法律,品行良好,已获硕士学位或即将毕业的硕士生(最迟入学前取得),身体健康,年龄限制(非定向45岁以下,定向不限),需要两封来自报考学科领域内教授的推荐信(导师不可为推荐人),以及满足特定学术背景或成果要求。教育领导与管理、学生发展与教育领域要求有5年以上教育经验及一定成就,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则强调人文素养和中国语言文化基础,以及至少3年的教育工作经历,且海外教学经历需有官方证明。
报考流程涉及网上报名,时间从2020年12月10日至2021年2月28日,要求准确填写信息并下载报名表格。硕博连读考生还需提交申请表及相关材料,具体地址和截止日期为2021年2月25日至3月10日。所有申请材料需按照要求准备齐全,如成绩单、学历证明、推荐信、体检报告等,具体格式和补充材料视报考学院的额外规定而定。
考生在报考过程中,非定向博士生需转移人事档案、组织关系和工资关系至我校,全脱产学习,毕业时通过双向选择就业。定向就业的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生则不转移相关文件,按定向协议就业。所有因报考产生的纠纷,责任自负。
人生中的每一刻都无比珍贵,特别是对于知识的追求。理解求知的重要性,许多人因社会压力寻求深造,比如攻读博士研究生。然而,对于广州在职研究生想要报考博士的具体条件可能不清楚。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指南:
首先,高级研修班是入门途径,通过课程考试可获课程结业证书,但其价值有限,仅凭结业证书不足以报考博士。博士研究生学位被视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顶峰,报考条件相对严格:在职人员需具备硕士学位,或是拥有学士学位五年以上并达到硕士水平。此外,候选人还需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,并在报名入学考试时提交申请表、推荐信及硕士学位证书等文件。
总的来说,广州在职研究生报考博士的条件涉及多个方面,包括学历背景和理论素养。如果你对这方面有任何疑问,欢迎访问我们的在线平台,在职研究生教育网,这里提供详尽的资讯和专业的解答。对于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政策、经验分享以及院校选择等问题,我们的专业团队随时准备为您答疑解惑。请记住,所有内容均为原创,引用时务必标明出处。对于最新的报考信息,记得收藏我们的网站,以便及时获取。同时,我们也支持211/985名校研究生硕士的网申报名,点击官网链接获取更多帮助。